导言:
春税秋费何时了,成本知多少?
小楼昨夜又涨疯,民工义无反顾工地中。
万亿流毒今犹在,只是称谓改,问君融资几多愁,恰似众多企业向东流!
?
全面撤离!停工停厂!
?
前不久,又一世界级巨头公司宣布撤离中国!?
这就是深圳的奥林巴斯,曾经的,如今只剩下1500人!
?
奥林巴斯作为日本乃至世界精密、光学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,自19世纪80年代末进入中国。公司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北区,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,投资总额达 2亿美元。深圳奥林巴斯最高峰拥有员工15000多人,出口额过4亿美元,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高端制造业企业。由于近年来奥林巴斯逐渐将中国订单转移到越南工厂,目前深圳工厂仅剩下1500人。
?
无锡尼康、苏州日东电工、深圳三星通信…….外企上演大撤退,近年以来频频上演!
?
我们不禁要问了,外企当年争着抢着要来中国的外企,为什么现在却竞相出逃、停工停厂呢?
?
1
当然,外企的全面大撤退,与自身业务结构调整、市场的竞争激烈有关,但更重要的是,我们的自身优势在丧失,过去那个赚便宜钱的年代,一去不复返了!
?
过去,为何外企蜂拥而入?
?
首先,为了“GDP”高增长,为了吸引外商,我们给外企开出了“超国民待遇”,优先享受土地税收优惠政策,地方政府更是敞开怀抱、热烈欢迎,即使高污染、即使高能耗、即使高危害,只要能为政绩做出贡献,一样可以无底线迎进来。
?
除了政策红利之外,外企来华,还可享受超级便宜的劳动力。比如一个iPod的生产, 163美元被美国拿走;26美元属于日本,大部分归功于东芝的硬盘;而中国呢?
?
3美元而已!
?
大量的制造业工人在血汗工厂挥汗如雨,拿着最低的工资、干着最辛苦的工作,却又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。
?
外企能赚大钱、GDP高增长,一举两得、合作共赢!但是这背后,是我们所付出的牺牲环境、牺牲人力牺牲资源、牺牲民企发展空间的巨大代价。
?
然而,美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。
?
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产业格局的需求,已经不允许我们以挤压自身的代价来让外企赚大钱,于是,外企的种种政策红利已然取消,享受不到特别优待了。
?
2008年新《企业所得税法》及其实施条例施行后,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原来执行的再投资退税、特许权使用费免税和定期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面临取消。
?
除此之外,我们所依赖的人口成本优势已经丧失。
?
今年年初,新发布的《经济蓝皮书:中国经济前景分析》指出,目前,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已趋近美国。不仅人均工资水平年涨幅位列全球第一,达到了8%,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均工资水平更是远超东南亚国家,人均成本是柬埔寨的4.3倍,越南的2.7倍,印度的2倍,印尼的1.8倍。
?
而且在房价狂飙、物价上涨的情况下,企业的生产成本更是直线上升。
?
目前,高房价、高地价所带来的土地成本,已经成为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。美国工业用地地价仅为2万美元/英亩,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/亩,如果按照中国现在许多县城工业用地100万元/亩算,是美国的50倍。
?
高房价已经抬高了营商成本、炒房热更是形成了挤出效应。当四成上市公司利润,比不上深圳一套房时,既然靠炒炒房子、金融套利就可以赚大钱,要是还在费心思本着工匠精神搞制造业、冒着风险攻坚核心技术,已经显得很不合时宜。
?
于是,我们看到,国内有头有脸的制造业企业,其实都开始搞起了地产或者金融项目,所以美的地产、海尔地产、联想地产等纷纷出现。?
?
钱是最聪明的,它会自动流向利润丰厚的地方,资本用看似最合理却又最无情的方式在攫取着越来越小的蛋糕。
?
比如苏州,作为媲美深圳的另一个中国制造业之都,曾经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聚集地。耐克、阿迪达斯、联建、宏晖、飞利浦、普光、华尔润、诺基亚、紫兴、希捷、及成.....个个都是声名赫赫的世界名企,在苏州曾经员工动辄上万。
?
然而,这些当初蜂拥而来的外企,却一个个纷纷向着东南亚打马而去。
?
2
然而,那个赚便宜钱的美好时代结束了,靠新动能增长的时代已经开启了吗?当外企上演大撤退了,中国的民营企业就能够及时补位、更好发展了吗?
?
破产跑路!自杀身亡!
?
最近,企业违约潮的消息刷爆朋友圈,无数曾经身家煊赫的大佬却因为现金流断裂、企业难以续命失踪跑路,甚至走上绝路。
?
不难发现,导致这些大佬被迫跑路的重要原因,就在于负债高企、乃至无力偿还,而民间借贷的高利,就是他们不能承受之重。
?
问题在于,如果能从银行借到更便宜、更安全的资金,谁会去借高成本、高风险的民间高利贷呢?
?
历来,中小企业都存在着“融资难”“融资贵”的困局。除了外企的竞争外,民企还要与有着天量贷款的国企基建竞争。由于“预算软约束”的隐性担保,国企轻易可以拿到大把的便宜钱,于是产生了“死而不僵”“产能过剩”的僵尸企业,没对实体经济干出多少实质性贡献,却反而挤占了大把的便宜资源。
?
而被寄予“经济增长新动力”的民企,却在融资市场上遭到了无情的歧视。
?
一名企业家心酸地描述了自己的贷款经历——当他去银行咨询贷款的时候,银行的第一个问题就是:你有房产吗?相对于房产而言,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项目本身根本算不了什么,即使你是乔布斯,拥有最好的手机产品,如果他在中国,依然是一毛钱也贷不到。
?
但企业的困境远不止于如此,好不容易融到了钱,接下来,你还要面对高税费。
目前,我国社保缴纳的压力已经非常之高。我国社保缴费率世界排名第一,缴费基数是邻国的4.6倍。
?
据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的测算,中国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%,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%;我国的社保缴费率在全球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,约为“金砖四国”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,是北欧五国的3倍,是G7国家的2.8倍,是东亚邻国的4.6倍。
?
当我国民企的平均利润率仅仅约为10%时,如何能够在承担如此重的税负,养活这么多人的前提下,还能赚到钱呢??
?
于是这些年来,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要么做出与外企一样的选择,将工厂迁移至国外;要么把实业交给国家,让别人来经营实体企业,自己也加入轻资产、炒泡沫的行列之中。
?
3
企业告急!实体告急!
?
在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之时,我们的实体却发出了这样的危险信号,一边是外企的突然袭击、全面撤离,一边是民企的破产倒闭、违约清算。在大国博弈的激烈交锋之外,这些,才是最能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头等大事!
?
毕竟,一家企业背后就是千千万万人的就业岗位,就是一个地方的税收来源、GDP增长来源。
?
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出走、越来越多的资本撤退,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失业、越来越多的地方陷入萧条;当实体经济日渐萎缩、当企业难以承受赋税之重,地方想要提振经济、想要取得收入,势必会重新转向依赖房地产、重吹金融泡沫的老路。
?
海南的变节,或许只是一个开始。
?
也许,中国经历了十多年的房地产繁荣之后,真正的灰犀牛已经到来。
?
二、1-4月财政收入逼近9万亿,一场新旧经济的不对称竞争
1
家庭有家庭的账本
企业有企业的账本
国家有国家的账本
?
当账本发生了有悖常识的变化
预示新旧经济不对称竞争上演
?
跑得快的把跑得慢的给平均了
不能在幻觉中找答案
?
最新的数据显示
1-4月份财政收入继续高歌猛进
2倍于GDP增速
?
消费税个税增长都3倍于GDP
增值税增长也近3倍于GDP
?
除了感叹国家征税技术的精湛之外
我们还需要更重要的解释
?
在经济繁荣时期
税收高速增长会被一笑而过
?
在新旧经济模式转换之际
税收高增长预示着新旧转换速度
?
税收远超GDP增长重要启示是——
现有税制不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
但有利于高新科技企业
有利于轻资产企业
?
想想吧:
制造业增值税税率16%
新经济增值税税率3%-6%
?
更别说旧经济的资金成本土地成本
高新科技企业和轻资产企业
还是年轻人的世界
?
怎么看这都是一场新旧不对称竞争!
?
2
国家账本有四个
一般预算收入账本主要是税收
政府性基金收入账本主要是卖地
还有国有企业账本和社保账本
?
国家账本调节的是
政府与个人和企业的关系
政府与土地的关系
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
?
2017年国家账本数据如下
一般预算收入17.2567万亿
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6.1462万亿
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.2579万亿
全国社保收入6.64万亿
?
2017年四大国家账本总收入30万亿
不包括住房公积金和各种收费
?
2017年全国GDP是82.71万亿
如果以GDP收入法衡量
?
国家账本拿走了GDP总收入的36.2%
每100元的GDP收入国家拿走36.2元
企业和家庭账本分走剩下的63.8元
?
中国企业和家庭平均税负
大概就是这个水平
?
理想的经济世界是
经济繁荣企业和家庭收入高
政府财政收入相应增长
?
糟糕的经济世界是
经济萧条企业破产家庭收入减少
政府财政收入减少赤字增加
?
经济中低速增长,税收高速增长
大胆猜测最大可能是——
?
企业和家庭的消费、交易非常活跃
这又是为什么呢
?
3
为什么税收增速2倍于GDP
旧的经济模式可能拖了后腿
?
过去GDP可能存在造假
现在造假的收益土壤已经不存在
?
通过税收容易测算出真实GDP
去年天津滨海新区GDP砍三分之一
?
过去支撑高速增长的投入已停滞
以增值税为主的税收自然趋缓
?
在旧的经济模式下
增长趋缓就意味着税收也停滞
?
新经济模式下是另外一个故事
政府就是一个超级平台公司
?
阿里巴巴百度谷歌这些类政府平台
它们的收入持续高速增长
源于商家的试错精神
?
传统经济模式总是先买地
盖厂房买设备最后才卖出产品
?
新经济模式是先做品牌营销投入
等有了高转化率才会持续投入
?
转化率若不好
在超级平台上的投入就打水漂了
?
一部电影如果口碑不好票房就很差
投入就直接打水漂了
?
但超级平台即使几百万商家不赚钱
仍有无数商家会前赴后继
?
超级平台在商家试错精神下
无需为转化效果负责好坏都可收割
?
这是为什么有的平台依赖少数假货
假货可以推高市场价格
?
这是为什么有的平台依赖莆田医院
治疗效果如何那是医院患者的事
?
最常见的超级平台如股市
无论赚亏有交易就有手续费印花税
?
4
在旧的经济模式下
企业日子不好,政府也会跟着难过
?
近期连续爆发大型民企债务危机
普遍问题是重资产、负债率高
?
如果说什么是旧经济模式
这就是旧经济模式——太重了
?
旧经济模式一个显著困难是
技术要转型但市场深度有限
?
浙江盾安有全球先进的核空调技术
无奈市场实在太小技术表示很受伤
?
困扰旧经济转型升级的大难题是
增值税是一种预收税
?
企业如果进行技术升级
要若干年折旧后才逐渐把税赚回来
?
不改变增值税模式
新旧经济模式就是一场不对称竞争
?
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资金链威胁
这些企业的普遍问题也是
负债率过高,存货过多
?
在新经济模式下
创业比任何时候都更容易
有手机就可以就业和开展业务
?
不需要土地厂房设备机器资产投入
设计数据客户体验都是新经济资产
?
08年金融危机产生失业潮
但如今就业比任何时候都充分
?
如果依靠过去世界工厂的驱动模式
要么现在得面临更严重产能过剩
要么面临更多的失业
?
5
大家感觉日子不好过
是旧的经济模式还大规模存在
是新的经济模式还充满不确定性
?
新旧模式的交替存在
映射了一个税收远高于GDP的现象
?
1-4月税收高速增长就是这样的映射
国内消费税5095亿元,同增24%
个人所得税5735亿元,同增20.8%
?
消费税、个人所得税超过20%增长
说明家庭企业买买买的兴致非常高
?
茅台市值逼近一万亿
新零售新业态激活了新消费
?
增值税2.3万亿,同比增长18.4%
说明企业扩张转型升级加快
刺激了土地、厂房和机器设备
?
增值税大幅增长也得益于营改增
原来可隐藏的收入被迫显性化了
?
企业所得税13739亿元,同增13%
代表新增长的企业利润非常好
?
传统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口
有许多可能会逐渐退出
?
以轻资产、数字资产为代表的
新经济模式将持续掀起繁荣浪潮
?
新经济比传统模式更能吸引就业
单位资本创造的就业更多
?
这些都印证了为什么经济增长慢
而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激增
?
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红利中
税收高速增长其实就是新经济收割机
?
6
经济转型是漫长的过程
最快也要10——20年时间
?
当发动机可以电动点火之后三十年
手摇发动机至少延续了30年
?
新经济新思维新模式的普及
比任何时候都更快
但也比任何时候都要更慢
?
快慢也许不能直接体现在总量上
但会直接体现在收入快慢上
?
企业有核心技术但无足够大市场
这是浙江盾安集团债务危机根源
?
对于企业家来说
最困难的是早对市场形势的判断
?
以显示屏面板行业为例
日本企业拥有最核心装备技术
?
京东方上一条400亿规模OLED生产线
那至少有300亿用于购买日本的设备
?
如果投产之后呢,
还得继续花钱源源不断购买日本原料
?
人们总以为日本经济失去了二十年
人家坐等市场起来数钱你没见到
?
反观中国面板企业赢得市场之后
开始承受产能过剩的风险
?
所谓新经济模式
要么拥有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
要么轻资产、有用户,善用互联网
?
超一流企业总是以技术和发明
开辟了充满活力的新兴市场
微软Intel苹果谷歌都是超一流公司
?
中国至今缺少一家超一流公司
背后是科技实力的较量
?
一流企业总是可以借助普适性技术
开辟一个新商业模式
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都是这样的
?
一流企业最本质特征是
市场足够大,赛道足够深
掌握新技术,建立新生产关系
?
二流企业为一流企业做配套
成为一流企业生态圈中重要玩家
?
三流企业呆在衰退或凝固的市场
最终变成一家僵尸企业
?
科技突破带来生产工具变革
互联网带来生产关系变革
?
如何走出三流企业困境
力争加入二流企业生态版图
是大部分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宿命
?
另:
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,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,以示鼓励!各位对文章所涉及话题有何看法,都可以在文章后面留言,发出你的声音!
?
喜欢这篇文章,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:
请点击右上角?->分享到朋友圈
?
免责声明:
《天使谭》原创或转载的内容,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请加微信号:jp670830492?赐稿交流!期待宝贵建议。